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激增,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广东不断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趋于协调。
其中,江门市是广东省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江门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市城中村和镇墟附近村的污水原则上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现在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设备后,经过厌氧、耗氧以及在人工湿地的处理后,就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副镇长熊柏庆介绍称,经污水处理后,每一个村基本解决了污水横流状况,生活污水输出得到有效治理,河道水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自从村里通了污水处理,环境变美了,越来越多村民愿意返回乡,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过来。”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兴仁村村民方小姐说。
(治理后的兴仁村环境焕然一新)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
低耗高效净化水质
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兴仁村位于塘口镇中部,2018年兴仁村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村场改造建设,包括安装、绿化、园建工程等,建设后的兴仁村焕然一新。
2019年初,兴仁村又投入资金90多万元兴建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厌氧水解工艺+人工生态湿地”的污水终端处理模式,污水管道接入农户30多户,将主要的污染源尤其是厨房污水、厕所污水进行收集,雨水自排,最终污水流入污水终端进行处理,达到一级B标的排放标准,排放到自然水体当中去。
其实人工湿地就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湿地处理就是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由控制地投配到种有美人蕉、风车草、芦苇、香蒲、菖蒲、鸢尾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后,通过土壤的渗滤作用及其培植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综合生态效应,达到净化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采用人工湿地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不用能耗,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等优点,且维护简单,处理量灵活。人工湿地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还能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促进农作物繁殖,饲养水产,从而实现节省能源、促进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的目的。此外,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可回用做景观用水、渔业养殖或农田灌溉。
兴仁村在环境治理中还修复村场边界,在尽量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基础上,增加园路、休息空间、活动广场和草坪绿化。以前村中荒废、发黑、脏乱,如今已变得绿色植物郁郁葱葱,水泥铺设的道路平整宽敞,更有许多休息坐凳、盥洗平台供村民活动时使用,村容村貌得到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建污水运维管理体系
超三千条村新增设施
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兴仁村建设成效卓著,龙和村和冈陵村也在2020年成功申报江门市级生态村。目前,江门市开平塘口镇全镇117条自然村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占全镇自然村的60%。
记者从江门开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江门开平市按计划分三批完成2555个自然村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江门开平市在江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体工作中成绩突出,总共完成了168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覆盖率达65.83%。
(雨污分流管道建设)
在江门开平市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采用了A/O+人工湿地、高负荷渗滤等工艺。目前,第一、二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均已正常运行,第三批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于2020至2023年开展,采用EPC+O&M(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模式实施,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建设完成了98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放眼江门市整体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江门市总投资约19.65亿元进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覆盖3003条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超55%。其中,江门市蓬江区和江海区已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在雨污分流治理方面,江门市投资约7.38亿元,完成7556条自然村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全覆盖。
据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江门市将加快已完工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尽快发挥污水设施减排作用。同时,江门市将加快建立农村污水设施运维管理体系,确保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发挥减排效益。